推广 热搜: 化学  高中  数学  初中  英语  小学 

隔代教养孩子,观念不一如何解决

   日期:2024-08-07     来源:www.avpparts.com    浏览:365    
文章简介:“我和老公工作都非常忙,女儿主要由姥爷姥姥、爷爷奶奶轮流负责照顾。但大家和老人的教育观念不少都不同,常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争吵。

    “我和老公工作都非常忙,女儿主要由姥爷姥姥、爷爷奶奶轮流负责照顾。但大家和老人的教育观念不少都不同,常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争吵。同时,因为老人的宠溺,孩子也培养了一些不好的习惯,上婴幼儿园将来面临不少问题。对老人说多了,他们也不开心。我该如何解决呢?”这是一位博友在私聊里问我的问题。

像如此的困惑,相信不少家庭都会碰到,怎么样积极面对和有效解决,常常令身为孩子的爸爸妈妈和身为爸爸妈妈的子女左右为难。

于是,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开始纠结,到底如何跟老人进行交流才能达成一致?到底怎么样做才能降低老人对孩子的不好的影响?大家到底是不是应该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?曾有一段时间,我也为此产生过困惑。

“伊伊,不要乱跑,刚刚你都摔跤了,还没吸取教训吗!你非要进医院才能消停吗?”这是心疼孩子的姥爷正在苦口婆心地关心孩子。

老爷子曾多次在大家面前语重心长地表达对大家教育女儿的忧虑,偶尔还会流露出些许不满。

“你看,这么小的孩子就有我们的想法了。”“伊伊这么小,就这么任性,一点都叛逆,将来如何解决?”类似如此的话,差不多已经成为老爷子的口头禅。

他们喜欢根据几十年前的教养方法培养孩子,期望把孩子教育成一门心思学习,不上蹿下跳,一本正经的“乖孩子”。

于是,老婆常常对我嘀咕:“刚刚父亲又不允许伊伊干这干那了,我真的非常想冲上去告诉他,伊伊是人,不是宠物,能否让她有我们的想法、做她可以做的事情!”

我有时也会考虑:“假如长此以往,老爷子对孩子的影响是否会超越大家?老爷子对孩子的教育是否会把大家对孩子的教育抵消?”

但,依据我非常长一段时间的察看,发现孩子已经开始掌握选择被教育。假如姥爷的唠唠叨叨一直不停,她就选择离开;假如姥爷当着全家人批评她的“不好的行为”,只须我和老婆没表态,她基本上就不当一回事,继续做姥爷看不惯的事情;假如姥爷让她不要做什么,她常常就偏要做什么,然后姥爷就只好气得拂袖而去。

面对其他三个家庭成员,她永远不会有如此的表现。对此,我的底线是,对待姥爷,她需要尊重,但姥爷说的话是不是需要严格实行,她可以自己选择。假如姥爷说得对,她不听从而犯错,就需要遭到批评或适合惩罚;假如姥爷说得不对,她不听从,大家也不会追究。

隔代教养孩子,并不意味着爸爸妈妈就能当甩手掌柜。对于子女的教育,爸爸妈妈的责任才是第一位的,更是责无旁贷的。假如老人的教养观念和方法跟大家不同,子女要做的就是挖空心思提升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,让大家觉得合适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占据主导地位。

在孩子心中,一旦爸爸妈妈的影响超越老人,孩子自然就会对老人的话进行选择和过滤。别以为孩子非常小,他们就会对大人百依百顺。其实,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丝毫不逊色于成年人。当孩子察看到大人的态度不同的时候,他们必然会根据自己心目中最权威的那个人的需要行事。

而教育的首要条件是,孩子和父母要维持亲密的互动关系,彼此信赖、坦诚交流。只有在这种状况下,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。

最不可取的做法是——责怪家的老人。无论如何,大家在态度上都要尊重和理解老人,由于他们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,有时候的行为其实就是出于惯性或者本能。对于他们,大家真的只能感恩。

假如跟老人出现冲突,大家需要使用适合的方法,多跟老人交流,让他们理解和认可大家的真实想法。虽然转变老人的观念好不容易,但只须常常跟老人聊聊天,推荐别的人养育孩子的一些经验和教训,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老人,时间长了,就能改变老人对教育孩子的认识误区。

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,吃喝拉撒睡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已成为折磨大人的头等大事。特别是1日三餐,常常是引发不少家庭矛盾的导火索。

伊伊不到一岁的时候,就已经断了母乳,开始吃奶粉和辅食。自那将来,大家和老爷子就常常为孩子的饮食问题发生分歧,紧急的时候还会演变为一场大人之间的没硝烟的战争。

最初,由于伊伊的进食量争执不休。老爷子一直认为孩子子吃得越多,对身体发育越好;而大家却觉得孩子是永远饿不着的,一旦肚子饿了就会吵,所以不倡导孩子吃得太撑。

老婆也会为此和老爷子吵,而每当发生这样的情况,我就得出面调解,要防止出现更尴尬的场面。当然更多是劝老婆不要跟岳父争吵,同时也跟岳父交流,向他表明孩子吃饭这类事情没想象的那样紧急。

后来,大家就有意选择一些有关的电视节目跟他一块看,听听专家的科学婴幼儿教育指导。同时,大家也常常从图书馆借一些有关的图书回来看,看完感觉很好就顺便放在客厅,无意中就会发现老人家正在抱着这类书看。有时,大家在餐桌上也会聊起其他小朋友吃饭的话题,譬如每顿吃多少、吃那些,有意无意地举一些不强迫孩子吃饭的案例。

没想到,过了几个月后,老人家对待孩子吃饭的态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,再也不满屋子追着伊伊喂饭了。当孩子胃口最好的时候,他偶尔还会提醒她:“伊伊,饭吃饱就好,不要吃得太撑,不然肚子会痛。”

虽然有些事情可以交流,但大部分时候大家还是说服不了他。大家的方案就是不跟他正面顶撞,私底下还是根据大家的教育理念行事,久而久之他也就慢慢不反对大家了,有时想通了还会转而支持大家。

爸爸妈妈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,老人虽然能帮忙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,但永远没办法取代爸爸妈妈对孩子的伴随和爱。

隔代教养孩子到底难不难,重点取决于孩子的爸爸妈妈,而不是大家的爸爸妈妈。虽然大家没办法选择我们的爸爸妈妈,但完全可以选择面对爸爸妈妈的态度和方法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